88BIFA

公司新闻 | 大菱鲆养殖常见误区浅析

时间 :2018/8/31 15:49:05点击 :435编辑:集团策划部

1.webp.jpg

    许多大菱鲆养殖户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家的鱼没有邻居家长的好?大家最直观的反应就是自己用的料不好,又或者是苗不好、水不好,但在分析了许多类似案例后我们发现:除上述原因外,管理方法不当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一、生长适温期大鱼1天投喂1顿?

    大菱鲆有自己的摄食节律,许多养殖户朋友沿袭以前投喂鲜鱼的习惯,半斤甚至3两左右的小鱼,1天投喂1顿。根据研究,半斤左右大菱鲆6小时消化完毕,12小时胃肠基本排空。也就是说1天投喂1顿,大菱鲆会有部分时间处于负增长阶段,而1天投喂2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正确做法:3两以上鱼,投喂颗粒料1天2顿直至出鱼。

二、1个月加料1次?

    随着大菱鲆的长大,投喂量要逐渐递增。但少数养殖户怕麻烦,1个月才调整1次投喂量,并且会出现一加量就死鱼情况。而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随着鱼的增长增加投喂量,后期突然加量,鱼产生应激,如果此时鱼的体质不好,就有可能出现死鱼。

正确做法:正常情况下建议大家每天调整1次投喂量,根据鱼的摄食状态少量多次增加投喂量。示例10000尾1两鱼,日投喂量12斤,每天增加投喂量1两~2两,持续2天~3天,观察鱼的摄食状态,如果吃食良好,保持这个增加量到第10天,停食1天,持续本模式;如果增加投喂量后第3天鱼起水不好,则停食1顿,将投喂量及日增加量回调少许。

三、水量越大越好?

    受老养殖观念的影响,不少养殖户认为大水量养殖更好,但是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实践,最终证实这种认识并不完全正确。以前养殖池充气偏小,池中溶氧普遍在4毫克/升,接近大菱鲆的耐受值,只能通过大水量来补充水体中溶氧;现在随着养殖户对溶氧的重视,养殖池溶氧得到了提高,大部分维持在5~6毫克/升,已经满足大菱鲆对溶氧的需求,并且随着地下水位短缺,若仍按照大水量养殖,会造成偏高的水电成本,显然是不可取的。

正确做法:建议大家通过提高水中溶氧,根据不同水温保持适当循环量即可。14℃以下时建议每天2个循环量;14℃~19℃,建议3~4个循环量;20℃以上,建议不少于4个循环量。

四、喂完鱼马上大排水?

    大菱鲆是伏底鱼类并且喜爱集群,底部会压脏。投喂时大菱鲆全部起水,并且因为鱼的游动形成紊流,使池底污物悬浮到水体中;所以很多养殖户选择在投喂后马上大排水,以达到排污效果。

    在此七好公司郑重提醒大家:鱼摄食后新陈代谢活动开始活跃,其间大菱鲆耗氧量会大幅上升,而此时期排水,等于将高溶氧水体排掉而加入低氧地下水,造成养殖池溶氧下降,长时间如此,会对大菱鲆的消化吸收产生负面的影响(饲料转化率低,鱼爱发病)。


正确做法:(1)如果投喂后池水不浑,污物很少,不建议排水;如果投喂后池水中央处很浑浊,则建议大家不要排太多,5公分左右即可,即保证了排污又兼顾了鱼的消化吸收。(2)投喂前排水:根据自己水质条件,如果在投喂前池内粪便较多,水质浑浊,建议在投喂前1小时~2小时排水,排水量以投喂时水量能够加满为宜。(3)投喂后4小时~6小时排水:此时耗氧高峰期已过,建议适当排水,排水量根据自己水量供应情况灵活掌握,可以大排。

 

      (青岛七好 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