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BIFA

媒体报道 | 养猪20年,猪瘟为何还是防不好?原因在这里!

时间 :2017/2/28 13:35:20点击 :557编辑:集团策划部

打了猪瘟苗,真的就万无一失了吗?虽然我国猪瘟免疫率已经达到95%以上,但31个省市均有猪瘟发生和流行典型猪瘟疫情,抗体合格率不足七成。虽然没有大爆发,分布却很广。这是为什么呢?

非典型猪瘟流行增多 猪场带毒严重——养猪20年,猪瘟为何还是防不好

母猪久配不孕、流产增多?仔猪抖抖病、生长缓慢?大猪食欲不振?也许是蓝耳,也许是伪狂,养殖户在遇到这些症状的时候,大多不再会考虑到猪瘟。因为自2007年实施强制免疫至今,我国猪瘟免疫率已经达到95%以上。猪瘟再也不会像70、80年代那样爆发,临床上也再难看到经典的出血、坏死了。“猪瘟很好控制,打疫苗就行了。”许多猪场谈起猪瘟,这样说道。

然而打了猪瘟苗,真的就万无一失了吗?其实在我国,典型猪瘟疫情发生频率的确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温和的、隐性的、非典型的猪瘟感染,却反而在升高。也许你猪场发生的以上症状,恰恰就是来自猪瘟。

blob.png


我国31个省市均有猪瘟发生和流行,抗体合格率偏低

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猪瘟参考实验室研究员王琴介绍,经过调查我国31个省市均有猪瘟发生和流行。虽然没有大爆发,但是由于分布很广,且现在养殖的密度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依然很严重。总结起来就是:流行范围广、散发流行、发病年龄逐渐偏小,成年猪带毒现象严重,表现出非典型、繁殖障碍型、持续感染情况。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张志、李晓成在《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和防控建议》中也谈到,在全面实施猪瘟强制免疫的压力下,我国非典型、慢性、隐性猪瘟在逐渐增加。

blob.png图片来源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猪瘟参考实验室研究员王琴公开讲课

此外,免疫合格率也并不像想象中乐观。根据文中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2010-2014年对全国149个猪场9534份血清的监测调查,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为67.43%,哺乳仔猪为42.36%,保育猪为41.57%,育肥猪为59.24%。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在不同地区、猪场、不同猪群之间差异明显,离散度大。

王琴表示,一个群体抗体合格率要在80%以上,才能抵抗疫病的爆发。按要求,对种母猪,要求群体合格率在95%以上;种公猪和后备种猪要求达到100%群体合格率。而有些猪场免疫后保护水平显然不足以抵抗野毒感染。

持续感染引起恶性循环,猪看起来健康实际上带毒

从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结果上看,不仅发病病料中可以检测到猪瘟病毒,即便外观健康的猪群也经常可以检测到猪瘟病毒。

根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猪瘟参考实验室王琴研究员提供的2016年数据,对从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收集的869份健康猪群的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及120份全血样本,经猪瘟病毒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和猪瘟病毒套式PCR(RT-NestPCR)方法对猪瘟病毒核酸进行监测,23份为阳性,阳性率从1.6%到6.2%不等,平均阳性率为2.3%。

上述样本中:屠宰场样本713份,阳性10份,阳性率为1.4%;种猪场样本30份,阳性0份,阳性率为0%;商品猪场样本60份,阳性2份,阳性率为3.3%;散养户样本66份,阳性11份,阳性率为16.7%。散养户阳性检出率最高,种猪场未检出,说明在散养户中猪瘟带毒的问题更为严峻。

blob.png


而记者进一步查阅文献了解,在2006-2013年之间,多个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使用抗原捕获ELISA和RT-PCR对多个地区、不同生长阶段猪群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也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其中临床健康母猪猪瘟检出率在5.76%~6.19%。2015年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数据也显示,临床健康猪群猪瘟病原检出率在10.7%,比2014年的6.83%高近4%。

对于健康猪群带毒的原因,王琴认为临床上猪瘟流行株具有强、中、低不同致病性毒株,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一,由于我国长期实施疫苗免疫策略(即大面积免疫压力),临床上猪体内不同抗体水平对病毒具有特异性影响;其二,年龄、营养状况、不同饲养条件、持续感染和免疫耐受等因素对病毒的非特异性干扰,导致发病特点表现轻重缓急,初次分离的田间株表现出不同致病力;其三,环境因素如温度、阳光以及传播途径也对病毒的优势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综合多种原因,导致成年猪出现没有临床症状的病毒携带的情况。

这种带毒将会造成猪场猪瘟的恶性循环。“比如说种母猪有带毒,就是水平垂直传播两种,使整个群体都在扩散。我们有实验证实,这种带毒可以达到750天。这种隐性带毒没有症状的特征,对我们猪瘟的控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些膘肥体壮的貌似健康的带毒母猪,它产下的小猪也看似健康,但一经检测母猪和小猪都带毒。然而猪场老板遇到这样的母猪很难愿意去淘汰。这种母猪产下的仔猪想通过疫苗阻断,结果也将徒劳的。

这样的小猪还会存在先天的免疫耐受,如果忽略病原监测,成为带毒的后备种猪,再成为带毒母猪,或者成为发病仔猪,污染环境的同时又水平地传给其它健康的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猪场猪瘟一直清除不掉。因此应当从源头上将带毒猪淘汰。

blob.png图片来源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猪瘟参考实验室研究员王琴公开讲课

另外,有研究对部分猪场种公猪精液中猪瘟病毒也进行了检测,发现并未发病的猪场,种公猪精液中猪瘟病毒的感染率达到4%,而发病猪场的感染率则高达30%。这种带毒公猪也会成为传染源,交叉感染母猪或通过垂直感染传播给仔猪,并长期向环境排毒。

但是事实上,很少有猪场会对健康的猪进行抗原检测。记者随机采访不同规模的猪场技术人员,均表示只有在发病时才会去做抗原检测,平时只做抗体监测。“扁桃体是检测慢性猪瘟一个最敏感最方便的组织之一,但是由于活体采扁桃体操作困难,很多猪场不愿意做。”

多种因素造成猪瘟免疫失败或抗体不合格

通常来说,猪瘟抗体水平与抗原检出率是呈反比的。但如上文数据所示,一些猪场的猪瘟免疫情况并不容乐观。

个别猪的免疫功能异常、以及病毒在猪群长期存在可导致免疫失败。王琴说,猪瘟主要损伤猪的淋巴器官,对淋巴器官的损伤是持续性的,不可恢复性的,因此感染的猪再打疫苗也没有作用。有些猪场选用免疫方法净化猪瘟,不能彻底清除病原在一个场的存在,也会出现病原在场内小范围流行。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免疫耐受猪应该立刻淘汰。

其次,母源抗体和免疫程序设计也会影响到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王琴表示,实验数据显示在仔猪出生35天时,92%都能抵抗强毒的攻击,到85天,75%的猪就不能抵抗。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方案,规模猪场商品猪首免在25-35日龄,二免在60-70日龄;种猪初免在25-35日龄,60-70日龄二免是比较合适的。而在推荐免疫程序10天的免疫时间里,猪场应该做抗体监测来具体确定制定符合场内的免疫程序。

此外,普遍存在的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可导致猪瘟疫苗不能达到应有的免疫效果。通常情况下,猪瘟可以与蓝耳、伪狂犬、流行性腹泻、副猪嗜血杆菌等病原发生二重、三重甚至多重感染。王琴表示,在用猪瘟、PRRSV、PCV、PRV、FMD等病原完全阴性的猪进行实验时,使用750RID,7500RID和15000RID疫苗免疫,三个剂量产生的抗体水平几乎完全一致,一次免疫抗体持续到578天,在300多天攻毒也完全能抵抗,但普通猪场却达不到这个效果。这说明,在实际养猪的过程中,混合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严重,影响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blob.png

目前市上的猪瘟疫苗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

疫苗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使得免疫效果差强人意。在《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和防控建议》一文中,2013年中国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畜病实验室对部分企业猪瘟疫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疫苗之间效果差别巨大。免疫后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84.82%,最低仅有27.03%。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刘长明认为,我国拥有优质的种毒,但随着疫苗生产工艺的多样化,不同剂型的疫苗质量标准不同,导致疫苗质量存在不稳定,因此还需要出台标准做统一。

冷链系统也会对猪瘟疫苗效果产生影响。通常猪瘟活疫苗需要在-15℃的低温下保存,高温可另其失活。杭州贝尔塔兽医诊断实验室李龙博士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只是疫苗从厂家生产出来是不是真正合格的猪瘟疫苗,更要关心疫苗在打到猪身上的那一瞬间还是不是我们那个猪瘟疫苗。”建议免疫猪时,应使用小冰箱或小冰盒保持低温环境。

    (来源:《农财宝典》新牧网 王之娴)